总结探索实践教学,开拓创新谋求发展!我校举办教师大会
发布人:实训中心  发布时间:2024-07-24   浏览次数:10

       

       7月22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进入教研活动周。

  当天,我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师大会在主楼群3号楼大报告厅举行。校领导班子,各教学单位、行政部门负责人和全体教师参加了大会。

  大会以“总结探索实践教学,开拓创新谋求发展”为主题,深入回顾并展示了我校在实践教学领域所走过的历程与取得的成效。6位教学单位代表、5位部门主管带来了11场专题报告。洪永强副院长作总结讲话。

  “什么是实践教学”“如何开展实践教学”,大会从回顾2010年实践教学总结经验交流大会的珍贵视频资料出发,重温了当年王瑞芳院长、戴一峰副院长关于实践教学的解读,使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实践教学在我校的发展历程和育人特色。

   在我校,实践教学被视为一种教育元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蕴涵、体现这一理念的各种教学形式、教学活动、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手段,构成了实践教学的外延。它具象为一个形式多元、内容丰富、手段多样、结构复杂的实践教学体系。历经21年的探索和发展,我校实践育人结出丰硕成果。2014年,学校提交的《创新实践教学理念,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获得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20年,教学成果项目《产教融合引领下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协同聚力联合培养》获得福建省2020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院长助理、教务部部长林斓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创新”为题作专题报告。从重温“实践教学理念”到梳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历程”再到成效展示、机遇与挑战的剖析、问题与思考的分享,她全面回顾了实践教学在我校的20多年卓越实践。林斓说,在全面推行实践教学的我校,可以看到参与式、互动式、情景式、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的不断推广;看到传统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被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实施方式和手段;看到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活动的蓬勃发展。以近四年为例,全校办理双创学分认定的学生数量从3073人次/学年增至5031人次。“优质的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高校在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林斓指出,面对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新时代技术发展、新市场新需求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致力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思考与规划,进一步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持续开拓实践教学资源,以回应新时代,再上新台阶。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郭一晶、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英语写作翻译中心主任田园分别代表所在院系作特色教学成果分享。

  以我校实施的“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人才培养模式为出发点,郭一晶展示了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三个“+”特色,即“专题+”“竞赛+”和“企业+”。其中,“专题+”对标“求个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老师规划的各个专题,沉浸式地体验技术更新,实现应用结合;“竞赛+”强调“厚基础”,以竞赛为抓手,通过模块训练、团队合作,去检验、巩固课堂所学;“企业+”则突出“重能力”,侧重引入新技术,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打通校园到社会、课堂到就业的全流程。

  田园的分享以“守正实践特色 谋求学科创新”为题,她说,面对新形势,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立足学科专业,坚守实践之正,通过做活教学环境,保证学生有“接触”(即接触社会、接触文化、接触技术);开放教学内容(即在语言学、翻译、文学、跨文化研究的专业框架内,创新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变成师生共建的结果);实现师生协同;覆盖多元目标,以满足学生生存生活、做人做事的需求等多种创新方式强化实践周课程建设。据介绍,近五年来,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每年的实践教学周都开设新课,今年的新设课程比例更是达到了50%。

  实验教学与工业训练中心副主任李志辉在“强化实验室管理,驱动可持续发展”的专题报告中,全面梳理了我校实验室管理体系。实验室条件优越、配套设施完善,充分保障了我校本科实验教学的需求。他表示,学校不仅完善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还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升级实验条件与设施,同时严格把控安全关,为师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展望未来,实验教学与工业训练中心将从四个方面推动实验室的发展:一是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二是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三是鼓励实验室设备改造和开发;四是与其他院校或企业的实验室建立合作共享关系。

  在主题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教学模式 非A类竞赛丰富实践内涵”的报告中,校企校地合作部副部长张媚从“实践教学理念的执行者”“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者” “以赛促学促教的实践者” “实践教学改革的创新者”四个角度诠释了校企校地合作在实践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介绍了近年来我校校企校地合作促进实践教学的举措和成效。此外,她围绕“让实践育人覆盖所有教育教学环节”的理念,从校企校地合作的角度分析了实践教学仍存在外部条件不均衡、主体作用待加强、非A类竞赛管理水平待提升等问题,并向各教学单位、全体教师提出希翼与建议。

  与69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立数项校企合作奖学金;近六年来学子共获得A类竞赛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24项,B类竞赛国家级奖项200+人次、省级奖项1200+人次……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党总支书记、机器人工程教研室主任尤晓萍围绕该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工作进行分享。他表示,该院一直坚持产学研一体,持续校企合作;以赛促学,强化学科竞赛,夯实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研、学相长,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努力完善团队建设及学生培养模式,促进师生科研水平提升、科研反哺教学与实践,近年来卓见成效。

  “一直以来,综合企业反馈,嘉庚学院毕业生拥有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强,实践能力突出的品牌形象,那如何让我们培养的学子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实习与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叶志筑引导教师们展开思考。他表示,实习实践与创业孵化工作中,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实践活动、创业培育孵化均是重要的一环,各教学单位、部门应汇聚实践育人“同心圆”,打好实践育人“组合拳”。全员—全程—全方位搭建实习实践平台、构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申报产创融合与就业育人课题;将实习实践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和校企协同育人,加强人才培养社会适配性,缩短企业人才培养周期;向社会输送有效人才,提升我校社会影响力,为学校新一轮跨越发展助力。

  2019年以来,我校445支实践队、近6000名学子、150+专任教师、240+行政人员的足迹遍布21个省份180个城市,行走26万+公里……院长助理、学工部部长、团委书记姚祖婵以此引出题为“让大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的分享。她通过实际案例与近年来的成果转化实效,展现了我校链条化、阶梯化的实践育人体系与“打通大小课堂,形成实践育人新范式”“鼓励学科交叉,打造专业融合新团队”“激活在地化社会资源,构建协同育人新通路”的核心发力点。姚祖婵表示,希望育人主体、资源、要素真正动起来、实起来、联起来,赋予实践教学以“烟火气”,让思政之花散发“泥土”清香。

  教学促进部部长孟丹梳理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工作(简称大创工作)。孟丹表示,我校大创工作从0起步,到2017年召开全校大创项目指导会,再到现在的开辟“团队招募通道”、开发大创管理系统,管理流程日趋完善。目前,我校已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962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46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9个。孟丹强调,作为学生在校内自发自主的训练活动,大创项目需要各院系给予启发、调动、鼓舞。她期望各单位能进一步激发师生的创造力与热情,力求实现师生全员参与,共同打造更多高质量项目,推动成果转化,让大创平台成为孕育创新种子的优良基地。

  创新创业教育孵化中心主任庄文韬汇报了该中心关于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这个成立于2012年的中心引入“孵化式”和“微创新”教育教学体系,精心构建“2+16+3”课程体系,将实践教学完整贯穿课程体系全程,为学子搭建起全方位、挑战性的成长平台。庄文韬坚信:“创新与实践并驱,方能引领创业新风尚。”面对班级规模、学科差异及AI技术带来的挑战,他提出了三大应对策略: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课程设计,强化跨学科融合与实践应用;二是深化校企合作,融入真实产业创新案例,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三是强化师资培训,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与研究能力,确保教育与时俱进,满足未来人才需求。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廖颖敏介绍了该学院实践教学的整体构建。她指出,综合能力强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高质量的研习平台、完善的制度和保障为该学院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该院通过课程教学改革、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衍生的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设计。在师生的努力下,该学院实践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3门;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拥有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共371项(学生参与度达63%);学生获专利授权82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42篇,获省级以上竞赛奖项100多项。此外,通过“海丝学堂”、红树林保护等多元化活动,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应用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精彩纷呈!”洪永强副院长高度评价了教师大会。他指出,11位发言人从不同方面进行分享,展现了我校实践教学的丰富实践、宝贵经验及显著成效。

  “我们需要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将实践教学理念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中。”洪永强指出,本次教师大会以实践教学为核心议题,旨在全面深化教师对学校实践教学理念的认知,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新工科、新文科等教育创新战略的号召。他表示:“面对时代巨变、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期望通过深入总结实践教学的宝贵经验,积极开拓创新,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与此同时,洪永强指出,大会不仅是经验交流的盛会,更是自我审视、发现差距与问题的契机。他期望,通过集体智慧,共同推动实践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他鼓励各教学单位利用教研活动周,积极组织研讨,总结探索实践教学经验,针对性地找到自己的不足,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更好地培养满足市场需要、社会需要的人才。各管理部门需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推动实践教学的全面发展。他强调了跨部门、单位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教师大会这一平台,促进信息流通,理念更新,加速院系间、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为实践教学的全面发展注入新活力。

  洪永强向一学期以来辛勤付出的全体教师致以诚挚感谢,并强调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与不懈追求。他呼吁大家齐心协力,携手并进,共同开创学校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