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校建校15周年,不少“嘉”人用自己的方式为“嘉”献礼。对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子而言,献礼校庆他们则喜欢“动手”表达。
3月31日至4月1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了电烙大赛和编程大赛,大赛不仅激发了学子的创新热情,而且还为学子提供了一个表达对“嘉”的爱的平台。
编程大赛:用代码展现所学
编程大赛严格按照国际比赛标准执行,题目贴近生活、反映实际,如手机屏幕的弯曲性检测和九宫格输入法的原理。工作人员在参赛选手解答出题目之后,在选手的位置上挂上相应色彩的气球。最终,按照每位参赛选手所获的气球数、答题时间、错误率等多个限定条件,依次排出参赛选手的名次。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迎接我校15周年校庆的到来,主办方在题目设置上还结合了校庆元素,将其中一题设置为用编程筛选出班级参加15周年校庆文艺晚会的学生代表。
赛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蔡明对本次编程大赛的所有题目进行讲解。
来自201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李金明是本次编程大赛选手中为数不多的女生之一。“比赛的题目整体来看难度均等,多是考察我们对书本上知识的运用”,谈起本次比赛,李金明有点遗憾,“比赛时忘了几个公式,有些发挥失常,”然而她表示自己收获很多,“比赛中我也找到了自己知识的薄弱点,会针对性地补缺补漏”。
电烙大赛:以“嘉”为题
电烙大赛的主题为“为嘉园送上一份15周年礼物”,要求参赛者根据个人理解与想象,结合“15周年校庆”“嘉庚”“花灯”等元素设计一件作品,风格不限。参赛队伍需要在3小时内使用电烙铁、铁丝、锡丝以及装饰材料完成该作品。作品不仅要符合使用电烙铁焊点的数量和质量,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意以及艺术观赏性。为了考验参赛选手的电烙技术水准,大赛还特意提出在电路板上焊出“嘉”或“家”的比赛要求。
来自2015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魏贞和王敏敏利用光和影的原理,将“嘉”字投影到纸板上。该作品设计新颖独特、内涵丰富——影由光而生,光却为影而在,用光和影诠释了“我”与“嘉”的关系。来自2016级软件工程专业的吴倩倩所在的队伍则另辟蹊径,他们的作品名为“桃李满天下”,以一棵“树”象征我校,以“树”上缀满的累累硕果象征嘉庚学院成立15年来培育的优秀学子。他们以此为贺礼,祝愿嘉庚学院如万古长青树,桃李满天下。
本次大赛的负责人赵慧表示:“活动的主题贴合15周年校庆,我们希望创造这样一个平台,让更多的嘉庚学子,用更多不同的方式,为母校15周年华诞献礼”。
此外,本次大赛的选手有不少是大一的学子。在此前的课程中,他们没有接触过电烙焊接技术,因此在赛前,主办方特意邀请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指导。在实践操作中,大一参赛队员逐渐掌握了给锡丝加热的正确姿势,并能在电路板上焊出完美的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