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大奖背后的故事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3-13   浏览次数:930

不用遥控、自动识别路况、全自动变速驾驶的“智能车”

席地而坐,随时商讨制作细节

  我院将在2012年7月承办“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华南赛区的比赛。这份荣誉与责任的背后,是以往参赛队员付出的努力与汗水。就在去年的全国大赛上,我院获摄像头组全国一等奖、光电组全国二等奖,这也是福建省高校参加此竞赛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因为他们的出色表现,有了这次承办华南赛区的机会。

热血奋斗的“智能车小子”

  为了第一线了解到“智能车”大奖背后的故事,记者采访了去年的获奖队伍。他们生动地为记者情景再现了当时的“战况”。

  机械、电路、软件、模型、程序……做“智能车”的同学们,天天跟它们打交道,一走进实验室,各种零件、轮胎、电路板、天线随处可见。而实验室的各个角落里,十几个队员埋头苦干,专注于焊电路、写代码、给车模做测试,对前来的陌生人完全无视。“有一次王瑞芳院长来问候我们,进了门没有一个人搭理他,大家都各忙各的,直到走了我们才反应过来,哎,刚才那个好像是院长啊。”队员们笑着说。

  “我们的耐心都被智能车调教出来了,有时遇到问题苦想而不得,再困再累也不甘心,连觉也睡不着,想到总会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就有一种看到曙光的感觉。”光电组的朱振达说,遇到难题时,队员们经常自己查资料,研究方法。“考试可能有重点,做智能车可没重点啊!”队员们调侃道。

  “我们并不是只选那些乖乖的好学生,也会选那些很聪明但调皮甚至另类的学生,让他把聪明用到正事儿上,通过做智能车,完成一个蜕变。”上届比赛的指导老师温玄谈到队员的选拔时这样说道,“我需要的不仅是有梦想的人,而是为梦想而奋斗的人。”

  做“智能车”虽然花费了队员们的很多时间,但并没有耽误他们的学习。队员中获得一等、二等奖学金甚至国家奖学金的,不在少数。有些队员还因为这一参赛经历,顺利地找到了实习或工作的单位。“因为做过项目,企业比较感兴趣,印象分都很好,工作的选择机会也比较多”,已找到一份很好工作的队员朱振达说,而他的另一位队友去了某知名日企。队员中考研的战绩也不赖,其中,07级的朱建杰和江伟坚分别考上了厦门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

历史与未来,光荣与梦想

  当问到“智能车”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时,队员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那十个月比大学四年学到的东西还多。”

  “做‘智能车’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很多都不是照着课本能解决的,需要我们查找各种资料,自己研究出来。”实验室的活儿是有些枯燥的,光是光电组的激光头就烧了2000多个才试验成功,队员几乎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智能车”上。

  对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刘暾东说道:“‘智能车’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项目,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对老师的要求就是‘双师型’,既要是‘老师’又要是‘工程师’,对老师的实践功底要求较高。学校一直都在引导学生创新,鼓励他们发扬敢想敢拼的精神,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体现。”

  过去的成绩已成为历史,如今新一届队员正紧锣密鼓地准备我院承办的第七届大赛。为此,记者专门走访了今年正在奋战的参赛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09级的庄国栋去年就参加了这项比赛,因为比赛时智能车突然出现了故障而落败,他说:“肯定是不甘心,既然做了就想做出个结果来,所以今年继续参加。不过重要的还是过程”。选择再战的他一边接受采访一边不停地敲击着键盘,继续手头的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康恺老师是今年我院代表队的技术指导老师,他表示,今年的规则有变化,难度大,跑道、器件都有调整,学院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队员。

相关链接:

  不用遥控、不用牵引、自动识别路况、全自动变速驾驶,这就是聪明的“智能车”。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是以智能汽车为研究对象的创意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一种探索性工程实践活动,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之一。该竞赛自2006年首届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得到了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张尧学司长及理工处领导、飞思卡尔公司领导与各高校师生的高度评价,已发展成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余所高校广泛参与的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